进入3月以来,亚太金融市场呈现两大核心主线:一是中美经贸关系再平衡。美国对华部分商品关税加征10%引发市场波动,但中国商务部同步将10家美国实体列入不可靠清单,并在WTO追加起诉,显示出政策对冲意图。
二是区域资本流动分化。印度股市因外资撤离创历史新低,而东南亚市场受益于制造业转移与低碳产业政策支持,资金呈现“南向替代”趋势。这两大事件凸显亚太经济体在全球化重构中的战略调整,低碳转型、产业链自主可控等方向成为资本长期配置的锚点。
因此,我们如何看待亚太低碳板块未来的发展趋势呢?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判断一下:
首先是,从基本面来看,盈利增长与政策红利共振。
根据wind数据显示,富时亚太低碳精选指数覆盖亚太地区12个市场、约200只低碳龙头,聚焦新能源、绿色基建及ESG评级领先企业。其中仅2025年一季度,成分股盈利增速中位数达18.3%,显著高于MSCI亚太指数(12.5%),成长性突出。
其次是资金面,长线资金逢低布局。
根据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指数跟踪资金净流入达23亿美元,截至3月26日亚太精选ETF(159687)规模增至7.37亿元,较1月初增长63%,显示资金加速布局。
在全球能源革命与亚太经济重构双重驱动下,富时亚太低碳精选指数凭借高景气、低估值与政策催化,已成为资金布局区域结构性行情的核心载体。大家可以可通过定投或分批建仓$亚太精选ETF(SZ159687)$及其联接基金$南方富时亚太低碳精选ETF发起联接(OTCFUND|021190)$把握碳中和目标下的长期确定性机会。#机器人股宽幅震荡,后市方向如何选择?##半导体走强!什么逻辑?持续性几何?##四月决断临近,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