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月13日低点以来,恒生指数伴随着DeepSeek“现象级”崛起引发的产业“兴奋”一路高歌反弹,截至2025年2月13日累计涨幅已达15.6% 。那么,本轮港股修复的核心驱动主要来源于哪些助力?狂欢之后,是否需要“冷思考”?下一轮领跑主线又将由谁来接棒?
港股最近在涨什么?
近期港股市场在情绪驱动价值重估后以“高斜率”姿态反弹,核心催化因素可归结为科技资产重估、流动性驱动和估值洼地修复三大“操盘手”共振造就。具体来看:
AI黑马掀起科技资产“龙卷风”:本土DeepSeek-R1模型令市场“眼前一亮”强势提振风偏。国产DeepSeek大模型在数学、编程等任务上的性能与海外领军模型不分伯仲前提下,成本耗费只不到1/10,且其“低成本+高性能+开源+国产”多技能点满迅速引燃技术平权效应下的AI投资热度,DeepSeek应用(APP)自1月11日上线后,20天时间日活突破2000万,达到ChatGPT的40%,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应用。当前中美科技预期差收敛,是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修复的最大之一。
“尽量买便宜的资产”:截至2025/02/12恒生科技过去10年市盈率(TTM)分位数也仅为26%,仍低于全球主要权益市场的平均水平,“估值洼地”效应使得港股立刻成为资金“抄底”的首选目标。正如投资大师约翰邓普顿所言:“尽量买便宜的资产”,港股的低估值不仅提供了安全边际,也为未来的上涨预留了充足空间。
海外低配资金再平衡:亢奋的市场情绪和性价比的吸引最终体现在资金面的显著“补仓”上,近期海外被动与南向资金出现持续流入态势,“低配是机会,再平衡是趋势”,港股或正成为全球资金“补仓”的首选目标,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最终支撑本轮港股行情有“质”也有“量”地健康上涨。
当前港股行至何处?
当前港股行情已现回暖迹象,估值修复持续进行,其中,成交额、AH溢价指数及恒生指数ERP(风险溢价)等指标显示,港股市场热度目前正逐渐接近去年“924”行情处,或暗示市场正接近“过热”状态。然而,从估值角度看,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及恒生综合行业指数的过去10年市盈率分位数和全球其他主要权益市场的平均水平相比,仍处于较低位置,预留空间依然可观。短期波动难免,但港股后续走势或显韧性。
2023年以来,美股AI板块上涨近268%,A股AI板块上涨近92%,这一显著差距折中美AI资产估值的深层分化,中美科技资产的重估“势在必行”。美股AI龙头曾凭借全球技术领先地位、成熟的商业化路径以及机构资金的长线布局,持续享受估值溢价;而A股AI板块尽管在应用场景和市场规模上具备优势,但部分核心技术的短板阶段性制约了其估值提升空间。估值分化本质上亦是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映射,在本轮AI叙事“再定价”过程中,市场或正重新定义科技企业的成长逻辑与价值锚点。
短期港股估值修复充分后上涨斜率可能趋缓,可进一步关注具备盈利预期上修支撑的细分板块。例如多家互联网巨头接入DeepSeek模型将AI叙事在云计算和应用场景中的落地具象化,港股互联网盈利预期上修或将支撑重估叙事。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14673)$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674)$
#港股继续强势!还能上车吗?##DeepSeek朋友圈挤爆了 :微信、百度接入#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