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激活医药股,哪些港股医药指数值得关注?
二鸟说
2025-03-12 11:51:06
来自山东
  • 8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复盘年初至今的行情脉络我们发现,具备开源、强逻辑、低成本等优势的DeepSeek不仅激发了AI产业链内部的行情,也不断向其他行业传导。随着不同行业纷纷接入DeepSeek,AI行情开始扩散至其他相关领域,“AI+”成为资金新的进攻方向,比如“AI+医药”板块近期表现强势,表明资金已经嗅到了其中的投资机会。


“AI+医药”领域的模型可以通过学习海量的医学文献、病例和临床数据,形成丰厚的知识储备,凭借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在医疗数据分析、药物研发、患者管理、线上就医等方面发挥作用。比如“AI+疾病早筛技术”使用几滴血就可以提前预测上百种疾病;在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和长周期的创新药研发领域,“AI+药物研发”可以在靶点发现、药物合成、临床试验等环节实现降本增效。目前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君实生物卫宁健康等上市公司已经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


从“AI+医药”行情来看,港股医药板块表现整体强于A股医药板块。出现这种情况有哪些原因?港股医药的机会如何把握?下面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港股医药股有哪些独特之处?

相较于A股,港股作为国际化的市场,上市的医药企业在创新属性、股价弹性、流动性敏感性等方面独具优势。


1、稀缺性和创新属性较高

A股上市门槛较高,叠加带量采购、医疗反腐等因素,近几年药企IPO维持阶段性收紧状态,甚至出现药企IPO批量“撤单”的情况。港股则允许符合条件但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港股市场已成为亚洲最大及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企业融资中心,吸引了众多处于发展初期、盈利能力欠缺、未来成长空间较大的创新型药企赴港上市。整体上看,港股医药板块的创新属性更强,拥有很多A股稀缺的标的。


2、性价比更高

A股和港股在投资者数量和结构、资本流动限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两个市场之间长期存在A/H折溢价,即使是同一家药企,港股的价格也可能比A股便宜,更具性价比。


3、对海外流动性宽松更加敏感

港股作为国际化的市场,外资占比较高,对海外流动性宽松更加敏感。从历史数据来看,港股医药股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之间存在相对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目前全球处于宽松周期,港股医药股逐渐显现出强势。


图: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上)和10年美债收益率(下)对比

来源:Choice,截至2025.3.7


4、弹性较高,进攻性较强

港股实行T+0交易制度,且没有涨跌幅限制(部分特殊情况除外),股价波动空间更大,港股医药股弹性较高、进攻性较强。


对于想把握港股投资机会的投资者来说,可以不用开设港股证券账户或者港股通,直接通过港股医药指数基金一键布局。下面就来对几只港股医药指数进行对比分析,供大家参考。


二、四只港股医药指数对比分析

目前市面上聚焦港股医药领域、有产品跟踪的指数主要有4只,分别为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港股通医疗保健)、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恒生生物科技)、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港股通医药卫生)、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下称港股通创新药)。


1、指数业绩表现

图:业绩走势情况对比

来源:Choice,截至2025.3.7;注:港股通医疗保健(黑线)、恒生生物科技(玫红线)、港股通医药卫生(绿线)、港股通创新药(蓝线)、全指医药(红线)


自2024年4月19日以来,A股和港股市场逐渐企稳,医药股开始逐渐走强,至今4只港股医药指数涨幅均超过36%,整体表现好于A股医药指数。其中港股通创新药涨幅较高,达到48.52%,港股通医药卫生涨幅较低,达到36.07%。(来源:Choice,截至2025.3.7)


自2025年1月13日以来,A股春季行情较为火热,叠加“AI+医药”的助推,具有科创属性的医药股走势较强,4只港股医药指数涨幅均超过27%,整体表现好于A股医药股。(来源:Choice,截至2025.3.7)


可见,港股医药股的中短期股价弹性均高于A股,对于海外流动性改善的敏感性也强于A股,展示了在国际化方面的优势。


2、指数编制规则

表:指数编制规则对比

来源:Choice,恒生指数官网,中证指数官网,国证指数官网


从选股范围来看,恒生生物科技的选股范围是港股主板上市的股票,港股通医疗保健、港股通医药卫生和港股通创新药的选股范围则是港股通范围内的港股,这意味着恒生生物科技的选股范围大于其他3只指数。


从选股规则来看,恒生生物科技的选股规则在4只指数中相对较简单,主要将医药相关行业的股票按市值排名进行选股;港股通医疗保健强调研发投入指标,注重企业科研实力;港股通医药卫生和港股通创新药均对成份股流动性有所要求,此外港股通创新药还对企业财务、经营上存在重大问题的股票进行剔除。


从行业覆盖范围来看,港股通创新药只选择业务涉及创新药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个股数量在4只指数中最少,高度聚焦于创新药领域。


从加权方式来看,4只指数均采用市值加权;从调样频率来看,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一年内调样四次,频率高于其他3只指数。


3、医药细分行业持仓对比

表:4只港股医药指数行业分布

来源:Choice,恒生指数官网,中证指数官网,国证指数官网,申万三级行业分类,港股通医疗保健和恒生生物科技数据截至2025.2.28,港股通医药卫生和港股通创新药数据截至2025.3.7


从行业数量来看,港股通创新药仅包含6个医药细分行业,在4只指数中最少;港股通医药卫生包含14个医药细分行业,在4只指数中较多,覆盖面比较广。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4只指数的前两大行业均为生物技术和药品,且占比均超过60%。其中港股通医药卫生前两大行业占比为63.45%,在4只指数中最低;港股通创新药前两大行业占比达到86.49%,在4只指数中最高。


从行业属性来看,生物技术、药品、原料药和医疗研发外包行业是创新药公司集中的领域。港股通创新药上述4个行业的占比达到97.8%,在4只指数中最高,创新药主题鲜明;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港股通医药卫生上述4个行业的占比均为74%左右,在4只指数中处于较低水平,属于医药细分行业覆盖较为全面的指数,创新药主题属性相对较弱。


除了创新药相关行业,港股通医疗保健、恒生生物科技中医美服务占比相对较高;港股通医疗保健、港股通医药卫生中互联网药店占比相对较高。


4、前十大成份股对比

表:4只港股医药指数前十大成份股

来源:Choice,恒生指数官网,中证指数官网,国证指数官网,港股通医疗保健和恒生生物科技数据截至2025.2.28,港股通医药卫生和港股通创新药数据截至2025.3.7


4只港股医药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占比均超过50%,其中港股通医药卫生较低,为59.11%,港股通创新药较高,为68.66%。


从前十大成份股所属细分行业来看,4只指数均以创新药领域的龙头公司为主,比如全球化创新药企业百济神州、提供全球药物研发服务的CXO龙头药明生物等,表明创新药企业在港股医药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此外,港股通医疗保健、港股通医药卫生均包含了互联网药店龙头公司京东健康阿里健康;港股通医疗保健、恒生生物科技均包含了全球重组胶原蛋白领导者,医美公司巨子生物;港股通医药卫生包含了医药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国药控股。相较之下,港股通创新药前十大全部是创新药相关的上市公司,不包含互联网药店、医美等医药细分行业的个股。


5、其他数据比较

表:指数估值情况

来源:Choice,截至2025.3.7


从估值水平来看,4只港股医药指数的市盈率均高于中证全指医药指数,这主要由于港股允许亏损医药公司上市,指数成份股里有较多的微利和亏损公司,如果剔除负值,则4只港股医药指数的市盈率均低于中证全指医药指数,且均在16倍至17.4倍之间的较低水平。


上述4只港股医药指数各具特色。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创新药属性鲜明,该指数弹性强,估值也最高,受研发和政策影响大;港股通医药卫生指数在覆盖医药细分领域上较为全面,包含14个细分行业,行业分散度高,适合希望均衡配置的投资者;港股通医疗保健还覆盖了互联网药店、医美等新兴细分行业,传统行业与创新行业兼顾;恒生生物科技在保持创新药为核心的基础上,还纳入了 AI 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的股票,每季度季度调整成分股,这种快速纳入机制有利于捕捉新兴技术机会。


以下是跟踪这些指数的基金列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进行选择。


表:跟踪基金列表

来源:Choice,恒生指数官网,中证指数官网,国证指数官网


三、结语

港股医药股过去几年承受多方面的压力,整体走势较为低迷,估值水平较低。最近这个沉睡多年的板块正在被各种刺激因素唤醒,比如DeepSeek降低了AI应用门槛,医药也成为“AI+”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主要国家正处于降息周期,美债收益率走低有利于外资回流,提振医药股尤其是创新药股票的表现;创新药、医疗设备等是符合国家科技创新、国产替代、出海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领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加快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因此医药也是“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领域,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优先选择借助港股医药指数基金进行一键布局。鉴于港股医药股较高的弹性,大家需要格外注意风险的控制,注意做好投资规划。


声明:基金、基金投顾组合的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及基金投顾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顾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顾试点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https://1458esb.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