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债市现券期货整体大幅走弱, 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直接飙到1.7%以上,创了今年新高。晚上净值一更新,孵蛋君按耐不住,还是想跟各位唠唠怎么回事。
为什么债市大幅走弱?
直接导火索就是——缺钱!资金面收紧加上股市在抢钱,但深层原因还是大家期待的政策没落地。去年12月到开始预期的降准降息,到现在都没等到。叠加当前机构对后续降息空间的预判较去年末明显趋于保守,双重预期差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发生转向,A股一路走高,而债市今天却出现了阶段性回调,股债翘翘板的现象就这么上演了。
会不会重演2022年底的赎回惨剧?
再要这么跌下去,忽然是有赎回压力的。但是不用太悲观,本次债市调整风险可控,这次应该不会连环负反馈循环的接踵赎回的情况。
主要有两个大的支撑逻辑:
一、本轮债市调整与以往不同,市场结构更稳健
1. 本轮调整的本质不同
这次债市下跌不是因为经济基本面预期逆转(比如经济突然变差)或货币政策收紧(比如央行突然加息),而是市场预期的政策(如降准降息)没有落地,导致投资者情绪波动。这种调整更多是情绪驱动的,缺乏经济复苏或政策收紧等核心驱动力的持续支撑。
2. 资金跨市场流动动能有限
资金并没有大规模从债市流向其他市场(如股市),因为风险偏好的切换缺乏持续的动力。市场调整是结构性的:利率债(如国债)受冲击较大,但银行理财持仓的主力——信用债表现相对平稳,说明市场并未全面崩盘。
3. 理财机构抗风险能力增强:
经过多轮市场周期,理财机构已经系统性完善了负债端管理,通过多种手段(如控制久期、优化票息策略、分散资产配置)来抵御市场波动。相比资管新规初期,理财机构的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
二、配置型资金持续入场,形成市场托底力量
1. 保险资金季节性配置需求强劲:
保险资金是市场的“稳定器”,一季度是传统的配置旺季,加上地方债供给增加,保险资金对高票息地方债的配置需求大幅释放。这种配置行为是长期性的,对短期利率波动不敏感,能够有效平抑市场波动。
2. 长期资金的作用:
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的持续入场,能够降低市场流动性螺旋式恶化的风险(即不会因为短期赎回导致市场进一步下跌,进而引发更多赎回)。这些资金的配置行为具有延续性,能够为市场提供稳定的支撑。
后续债市会怎样?
债市孵蛋君推测3月两会前,央行大概率会继续放水护盘,这波调整后债市性价比反而出来了。虽然跨季度时点可能让资金面紧张情绪再起,但考虑到3月国债要大量发行,加上前俩月经济数据可能波动,央行大概率还得放水对冲。要是后续经济回暖明显,资金面可能持续偏紧;要是复苏不及预期,货币宽松就会让收益率再往下走。
$招商产业债券A(OTCFUND|217022)$
$华泰保兴安悦债券C(OTCFUND|020741)$
$中欧可转债债券C(OTCFUND|004994)$
$南方中债7-10年国开行债券指数A(OTCFUND|006961)$
$易方达岁丰添利债券(LOF)A(OTCFUND|161115)$
$易方达增强回报债券A(OTCFUND|110017)$
$光大增利收益债券A(OTCFUND|360008)$
$鹏华丰禄债券(OTCFUND|003547)$
$汇添富添添乐双盈债券C(OTCFUND|017593)$
$工银尊益中短债C(OTCFUND|485122)$
#晒收益##聊聊债基投资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