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我有个感受,本号的读者,越来越淡定了。
其实最近互联网行业跌了不少,比方说恒生互联网指数,前段时间的最高点是还3100点,今天大概跌到了大概2700点,跌幅13%。
跌13%,这要是放在别的号,估计得有一群人哭天喊地了。
本号的读者们,竟然内心毫无波澜。
佩服,佩服。
说明大家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了,这种幅度的小调整,已经免疫了。
好事啊。
我就挺怕那种一看见涨20%就往里冲,一看就跌10%就割肉跑的读者。
看着他们在股市里遭罪,我也挺难受的。
有些人的性格,对涨跌太过敏感,天生就不适合股市。
对涨跌迟钝一些的同学,会更适合股市一些。
02
周末有个大消息,是说 中行、建行、交行、邮储行,引入了财政部的战略投资。
本次给这几家银行的注资总额,达5000亿。
并且这些注资的价格,比上周五的收盘价,要高10%-20%。
各大媒体周末都说,这是个大利好,开盘银行股要大涨,等等。
实际上呢?
今天这几家银行只是小涨了一下。
就建行涨的还多些,涨了3.6%;
其他几家都是涨百分之一点几,或者百分之零点几。
没hi起来。
为啥呢?
一来呢,现在市场没那么热,没到有点利好就想炒的时间段。
二来呢,也是我一直不敢重手买银行业的主要原因——这个行业,总得注资。
因为银行业有个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你想多往外放贷,就得有足够的资本金才行。
这就使得它要不停的补资本金,以扩大规模。
银行业赚的钱不能100%分红,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个资本金到底要补到什么时候,我也不清楚。
这个账,我也一直没太算明白。
所以就一直没买银行业,虽然它的估值并不贵,甚至一度很便宜。
03
上周有同学问:
为啥互联网行业涨了这么多,估值反而下降了呢?
这个问题,和一个公式有关。
我们平时估值常用的一个值叫市盈率。
市盈率=股价/公司利润。
股价涨了,市盈率自然会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估值涨了。
但是在股价涨的同时,如果公司利润这个分母也涨了,涨的比股价涨得还多,那市盈率就有可能下降。
所以,并不是股价上涨之后,估值一定就会一直涨到高估。
比较理想的情况下,股价和公司利润同步上涨,那估值就一直不变,那我们就能一直定投了。
这是最省事的投资场景了。
如果要是公司利润增长的比股价涨的还快呢?
那就会出现,一个股票或者指数,股价越涨估值却越低的情况。
很神奇吧。
这也能说明另外一个现象。
有的同学,因为某个股票股价上涨,提前跳了车,卖掉了,打算等他低估了再买回来。
结果等了几年,等到了股价低估,但此时的股价竟然比他当时卖出的价格还高不少。
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盈利变了。
所以,不要只盯着股价看,只看股价属于刻舟求剑。
还要看公司的利润,过了几年之后,这个公司和之前可能已经大为不同了。
(当然,有的同学买股票、买基金,持有从来没超过一个月,那确实用不着看估值。这么短的时间,至少公司的利润不会有啥变化)
04
今天发现一个福利,我发现番茄小说上面上架了我的那本《稳健投资》,近期貌似是免费的。
我刚试了一下,能免费看整本,还能听书。
番茄小说的听书功能,感觉做的要比微信读书好一些,语调的抑扬顿挫还可以。
喜欢听书的同学可以试一下。
(别忘了在番茄小说上面给打个五星好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