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段话来自《证券分析》的52章,也是全书的最后一章。
以过高的价格购入“成长型股票”我们称此为“投机”,这与大部分的权威观点相悖。正如之前所述原因,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而且随着此方法的普及,危险性与日俱增。但是其成功概率却比其他的投机方法要高得多,而且这是一个能更好地锻炼远见、判断力和节制力的领域。
格雷厄姆的这本大作,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一本轻松有趣的书,相信喜欢读它的人,少之又少,我也是勉勉强强才读完了。最后一章,第52章,相对而言,比较有意思,上面这段话,我称之为神来之笔。
以过高的价格购入“成长型股票”,这一策略,正是被许多基金经理采用的投资策略。2019至2021年,多少业绩暴涨、规模大增,一举封神的基金经理,他们无一不是高价买入所谓的成长型股票,其成功的概率确实很高。
然而,然而,随后的三年,一切都改变了。这些人中,大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绝大部分,业绩稀碎,净值纷纷腰斩。更严重更糟糕的,甚至跌幅达到60%,,70%。
80多年前的格老,寥寥数语,将近几年发生在公摹江湖的套路,描述得淋漓尽致。这一切,我太清楚了。我从2018年的年末接触基金至今,前些年相当一部分知名的基金经理,我都听说过、复盘过、持有过,还有一些,至今深深的套牢,亏损累累。
![](https://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250208/3D923A4D862403F77C5A3C2EC82FF906_w543h447.png)
他们抱团的白酒,PE达到60倍,他们抱团的医药,估值甚至超过100。投资不看估值,那就是在投机,危险自然与日俱增。格老一针见血!
格老还说过,投机也没什么罪,更不是不道德。投机,这是一个能更好地锻炼远见、判断力和节制力的领域。
如果我们想要远离这种危险,以更高的胜率,去赚到收益,还是老老实实地按照遵照格老的教诲,任何贵的东西,都不要碰。再好的企业,也不应该以很贵的价格去买。
千条万条第一条,关注估值第一条。
$中欧价值发现混合A(OTCFUND|166005)$
$中欧红利优享混合C(OTCFUND|004815)$
$中欧价值回报混合A(OTCFUND|018409)$
$中欧价值回报混合C(OTCFUND|018410)$
$中欧价值发现混合C(OTCFUND|004232)$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前请认真阅读本基金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充分了解本基金详情及风险特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适配产品理性投资。本文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
![](http://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250211/3744BB6CC81047589625C47F66FF547F_w1080h1249.jpg)
![赞](http://gbfek.dfcfw.com/face/emot_default_28x28/emot53.png)
![](https://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250211/3744BB6CC81047589625C47F66FF547F_w1080h124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