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看3月以来权益基金的业绩时,中欧基金经理蓝小康的表现吸引到了我。
他单独管理的中欧融恒平衡混合、中欧红利优享混合、中欧价值回报混合,本月内累计收益率5.5%到7.5%之间,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
其实,这次留意到他,不仅仅是因为他这期间的收益表现,还因为他让我突然想起了1月中旬卸任的另一位中欧系基金经理曹名长。
曹名长是非常资深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在投资管理领域拥有近20年的经验。
券商研究出身的曹名长,早期在新华基金有过很长一段投资管理经历。到2015年时,他加入了中欧基金,转眼10年后,2025年1月17日卸任了所有在管产品。
不论是新华基金时期,还是中欧基金时期,他都曾带来过令人侧目的业绩表现,当然其间也有过沉浮。
至于他卸任后的具体动向,目前还没有更多信息流出。但以他的年龄来说,确实也不小了,此番变动,让人有些感慨颇多。
蓝小康与曹名长之间的工作关系应该说是比较近的。
走深度价值路线的曹名长,称得上是中欧基金价值投资方向的旗帜型基金经理。
而蓝小康在2017年5月11日首次担任基金经理时,正是加入了曹名长在管的中欧价值发现混合,并在此后与之共管接近8年时间。
在我个人看来,蓝小康某种程度可以说是师出曹名长。
经过多年的历练与成长,蓝小康除了中欧价值发现混合外,还陆续管理了中欧红利优享混合、中欧融恒平衡混合、中欧价值回报混合,目前合计在管规模达到84.60亿元,这些产品从业绩上看,无论是累计收益、风控还是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也都有不俗表现。
蓝小康在投资上跟曹名长有些相似的地方。
比如说,蓝小康也同样非常重视自下而上的价值选股,青睐发展相对成熟的传统行业如银行、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煤炭、房地产、汽车以及机械设备等。
但与此同时,蓝小康也有不少属于自己的特点。
比如蓝小康更重视自上而下配置逻辑的结合,重视估值但没有沉浸于深度低估值,对企业成长潜力的关注度相对更高一些,整体换手率虽然较低但又明显高于曹名长,等等。
这些特点,使得他在具体配置结构上跟曹名长有所不同。
尽管两位经理在配置思路上不完全一致,但以蓝小康当前展现出的水准来看,中欧基金在价值投资方向上可以说是后继有人。
从他过去在不同年份里的业绩表现看,蓝小康在市场风格分化较大、成长股占主导的环境下业绩表现逊色一些,但在多数年份里,他单独管理的产品仍能保持中上游及以上的水平,尤其是在价值风格行情占据优势的阶段,业绩优势较为明显。
希望在未来,蓝小康能继续发挥价投实力,给小伙伴们带来更多好的长期回报。
$中欧价值发现混合A(OTCFUND|166005)$
$中欧价值回报混合A(OTCFUND|018409)$
$中欧红利优享混合A(OTCFUND|00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