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03 10:55:05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2025年投资展望,他们在年报里有了最新的回答!

随着一季度收官,2024年基金年报披露完毕,基金经理们经历了一季度的投资观察,对2025年的投资展望也有了最新的答案。2025年哪些新变化值得关注?对后市有何展望?产业新趋势如何影响投资?我们选取了一些权益基金经理的精华观点,供各位投资者参考:

在过去的2-3年中,股票市场的复杂性和反身性更胜以往,大大超出了通过传统历史样本区间得出的所谓“真知灼见”,在基金经理的认知进阶上,投资体系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可能在未来显得更为重要。但是,这个世界还是有很多底层逻辑并不会轻易改变的东西。相较于我们对AI技术层面的洞察和预见性而言,更令人感动和鼓舞的是,我们看到这些靠着信念、拼搏all in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的人,做出了像DeepSeek和哪吒2这样世界级的产品,为了实现梦想,依旧值得奋斗和坚持。我们对人性和社会的认知,恐怕是讲好资本市场故事或估值逻辑的关键。股票市场的一些根本的判断标准或要素,并不见得会随着AI时代的到来而发生根本的变化,毕竟AI再发展,关键还是看如何思考和使用它。我们将保持谦卑和开放的心态,坚持投资的底层逻辑,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2025年国内经济将努力实现平稳过渡,但复杂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我们国内的政策相机而动,保持一贯的应对灵活性。因此,我们将保持组合的均衡性,并根据市场的波动情况做一定的行业偏移,以期灵活应对复杂的2025年。

宏观经济方面,较强力度的稳增长政策逐步发挥作用,基建与居民消费预计将有小幅增长,地产有望止跌回稳,出口方面预计受外部影响有所承压,总体预计经济将处于弱复苏状态。

货币政策方面,由于海外货币政策宽松不及预期,同时贸易冲突使得人民币汇率承压,预计国内货币政策宽松趋势明确,但节奏偏慢,总体上有利于经济企稳和证券市场修复估值。

市场估值方面,当前股票市场估值与投资者情绪均有所恢复,处于历史中枢附近。大类资产比较而言,沪深300指数股息率仍高于长期国债收益率,中长期股市潜在回报高于债券。

行业走势方面,我们看好AI应用、机器人和半导体等行业,关注新能源、军工和医药等景气度底部板块的拐点性机会,关注经济运行情况和政策变化,灵活调整行业配置比例。

值得关注的风险包括:地缘政治、贸易摩擦和汇率波动等风险。


展望2025年,预计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可能有所降低,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中国制造业大国的优势短期难以替代。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更加宽松。债券市场收益率继续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在降低,但波动可能加大,持续的低利率水平使得股票市场机遇大于风险。除了部分受益于逆全球化趋势的行业可能继续保持良好经营业绩外,内需消费也是未来重点关注的领域。


宏观经济方面,2025年全球经济环境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但国内政策的持续发力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宏观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市场走势方面,在宏观政策积极的假设下,2025年利率水平有望延续下行,风险溢价水平或进一步抬升,权益市场或步入估值温和扩张周期。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与前沿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或支撑成长风格占主导。

企业盈利方面,自2021年以来,A股企业盈利增速持续放缓,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内需有望进一步提振,对2025年企业盈利预期稍乐观。


经历了连续两年高强度的资本开支后,AI产业的发展阶段有望从模型训练阶段推进至应用落地阶段。尤其是2025年春节期间,Deepseek的爆发,其开源开放、低成本推理的特性,不仅推动了全球AI发展从垄断的发展阶段,进入了更平等、更广泛和更公平的发展阶段,更是激活了国内AI产业追赶超越的信心和全民接入AI的热潮。

我们较为看好AI作为底层技术和生产力工具,在未来赋能各行各业,实现降本增效。我们会积极寻找产业上中下游的投资机会,为投资人创造长期、满意的回报。


展望2025,美国的大选已经尘埃落地,随着新一届政府的上台,外部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减少,但是确定性的摩擦压力在增加,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给全球带来的冲击影响和格局的变化需要观察。国内宏观经济可能依然在底部盘整的过程中,但地产的冲击影响最大的时候已经过去,经济的韧性在逐步显现,而且可喜的是我们能看到不少新兴的行业正在突破重围,引领着全球进行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回头去看,也许轻舟已过万重山。如果说去年是针对确定性进行投资的一年,今年更多的可能是向风险要收益,不确定性、风险仍然存在而当信心恢复的时候,收益也会足够的丰厚。我们将继续尽心尽责地争取为投资人在新的一年继续取得令人满意的回报。


展望后市,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美国经济保持韧性,劳动力市场强劲,通胀符合预期,但衰退风险降低。中国经济政策落地显效,制造业PMI连续站上荣枯线,GDP增速超预期,消费、出口、投资均呈现积极态势,经济保持韧性。A股市场在政策支持和经济韧性背景下,科技行业(如AI、机器人)迎来发展机遇,红利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医药板块方面,近期国家医保局对商业保险及创新药的态度发生了积极变化一方面,医保局强调支持创新药发展,通过医保目录调整、优化首发价格管理、拓宽支付渠道等方式,助力创新药更快进入市场并降低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医保局也在探索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的同步结算机制,推动商业健康险纳入更多创新药品种,以构建多层次医疗支付体系。这使得医药板块在2025年的业绩复苏和困境反转值得关注,看好AI医疗、创新药、CXO及药械出海等细分板块的投资机会。


市场已经从前几年的悲观叙事状态下摆脱出来,对中国的远景预期开始修复。但是对经济好转,企业盈利回升的预期还是略显信心不足。这种情况下资金向想象空间比较广阔的AI领域集中就是顺理成章的情况,行情的持续性预计比较强。

市场最主要的分歧在于未来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增速有没有拐点。宏观分析师一般关注的是财政支出的力度能不能有效提升,这还需要更多的跟踪观察;周期研究员一般更关注供给端的变化,在建产能投放压力的缓解和现有产能的出清情况。从上市公司的数据来看,2020-2021年开始的高资本开支形成的在建工程已经处在转固的最后阶段,理论上讲2025年已经进入新产能投放的尾声,这意味着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可能会出现拐点,相应地,价格水平和企业盈利也有希望脱离持续了几年的负增长状态。当前这一判断的胜率并不算高,还需要观察企业的开工和库存水平的变化,以及需求端能否从之前的疲软状态里摆脱出来,但在当前市场对经济的预期下,这仍然是今年最有可能的预期差所在。

整体看,我们对今年的市场行情还是比较乐观的,结构上存在从科技向全市场蔓延的可能性,观察的要点就在于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能不能出现明确拐点。


我们对2025年的宏观经济和市场整体持乐观态度。一方面,宏观政策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基调更加积极,从消费侧和供给侧发力,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在今年将逐步显现。另一方面,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随之变强。随着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更多环节实现突破,市场对相关产业发展的信心也将提振,对国内中长期经济的发展前景也将更加乐观。

在结构方面,我们依旧非常看好以人工智能为首的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我国在大模型领域进展快速,算力的投入进一步增大,应用端在今年也有望大幅发展。此外,智能驾驶、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新兴行业在今年也有望迎来突破式发展。因此本基金的配置将继续延续在上述创新方向的配置。


展望2025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复苏,但复苏速度可能因地区而异。发达国家经济将保持温和增长,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可能更为强劲。随着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突破以及政府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落地,我们预计中国经济会在2025年保持合理增速。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已经呼啸而来,以AI、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为主的科技成长板块有望成为市场主线。作为一只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基金,我们看好以下细分领域并将择机布局,包括:

AI+:算力芯片、AI+办公软件、AI+工业、数据服务等。

新能源:新能源车、光伏/储能、工业母机/机器人等。

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创新药等。

在这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算力、算法、数据与投资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新塑造资产管理的价值创造过程。我们会依靠各类算力加速信息消化,通过摸索不同算法提炼各种超额收益信号,利用相关数据验证逻辑闭环,争取在主动选股、风险管理上获得超额收益,希望可以为委托人刻画一条能不断创新高的净值增长曲线。

主要的风险点在于:1)地缘政治走向的不确定性;2)海外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3)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展望未来,海外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逐步增加,内部资产的估值性价比有优势,尤其是AI的产业周期已经开启,未来或将迎来更好的投资机会。我们继续看好自身具备成长逻辑的传媒AI内容应用方向,并在其中持续寻找细分行业增长空间大、业绩与估值匹配度更好的、具备绝对价值的长期优质个股来力争穿越周期。


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美联储降息周期下,国内流动性也将维持相对宽松的态势,有利于股票市场的表现。在利率下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具备相对较高股息率且业务经营前景稳定的上市公司依然是我们重点配置的方向,同时继续看好如人工智能等成长性行业中,具备业绩兑现能力且估值合理的优秀公司。整体来看,我们认为2025年市场依然具备结构性机会。


2025年,国内经济有望保持复苏趋势,但内外需仍存阶段性压力。国内方面,财政发力与消费政策加码有望托底基建与消费需求,出口则受全球补库趋缓及潜在贸易摩擦影响。海外方面,美国经济“软着陆”概率提升,但通胀韧性或延缓降息节奏,需关注大选后对华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

A股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已经有所回暖,市场交易量明显回升。展望2025年,我们认为结构性机会值得重点把握:一方面,产业趋势明确且政策重点支持的科技成长板块大概率仍是中期主线;另一方面,消费、医药、高端制造和有色金属等行业也有望受益于政策和经济改善预期。同时也需警惕海外流动性反复、地缘政治风险等阶段性扰动因素。


展望2025年,A股市场机会和风险并存。一方面,中国经济经过3年的调整低位企稳,此外国内AI大模型及应用正快速追赶,并有超越之势,此前低配中国的外资资金重新开始重视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提升配置比重。日元加息使得套息交易反转,中国和欧洲资产吸引资金外流,美股或处于一轮调整的前期。港股作为全球估值洼地,或作为避险首选。另一方面的风险在于,科技上的发展或短期难以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就业不足和需求不足仍需要更有力的政策支持。由于今年外需前景较不明确,关税以及贸易摩擦持续影响,内需能否稳定回升至关重要。

总体我们认为中国资产2025年面临重估的机会,全球资本或会重新注重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带来增量资金。同时我们也面临人口老龄化需求不足等较长期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也会在配置中注重进攻与防御的均衡配比,采取逢低布局和逢高兑现的策略。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基金可根据投资运作或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将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以上所列示相关行业的证券或选择不投资于具体某个行业的证券。以上观点、看法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招商核心竞争力混合C(OTCFUND|014413)$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C(OTCFUND|007950)$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C(OTCFUND|017821)$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LOF)C(OTCFUND|012417)$

$招商优质成长混合(LOF)(OTCFUND|161706)$

$招商移动互联网产业股票基金C(OTCFUND|015773)$

$招商沪港深科技创新混合C(OTCFUND|010754)$

$招商体育文化休闲股票C(OTCFUND|015395)$

$招商稳健优选股票C(OTCFUND|019863)$

$招商安益灵活配置混合C(OTCFUND|018946)$

#特朗普“对等关税”细节出炉##吃药行情来了!港A创新药集体爆发##黄金遭疯抢!机构:二季度或持续走强##半导体走强!什么逻辑?持续性几何?##A股、港股全线走低,原因找到了!#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发表于 2025-04-03 18:23:54 发布于 广东
014939 产业升级这产品净值暴涨,我心里直打鼓。之前投资就吃过净值波动的亏,这次虽说金融科技和人形机器人行业看着有戏,可真不敢贸然跟进,就怕重蹈覆辙,纠结得很呐。$同泰产业升级混合C$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https://1458esb.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