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港股“AI+医疗”板块,以亮眼的业绩表现成为市场焦点。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国际化合作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行业整体呈现“业绩反转、估值修复、长期潜力释放”的特征。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其核心驱动力与未来趋势。
政策层面,《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于2024年落地,医保谈判、商保政策等后续支持措施或超预期。中邮证券团队表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创新药全链条升级,AI辅助研发、ADC等技术成熟将推动行业降本增效。此外,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占比从2020年不足5%升至2024年的30%,2025年前两个月已达成16项授权合作,覆盖肿瘤、自免等领域。
(资料来源:《机构看好!港股创新药有望持续走强》,环球网,2025年3月26日)
技术层面,人工智能技术为行业注入新动能。研究显示,AI可将药物分子发现周期从传统2年缩短至1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超90%。部分企业通过AI技术筛选靶点,效率提升80%,加速创新药从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进程。
(资料来源:《康弘药业涨停背后:创新药政策红利加速释放》,金融街,2025年3月10日)
出海层面,2024年国外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31%来自中国,而在5年之前这一数字还是零。出海,也成为我国创新药行业的关键词之一。从为大家熟知的“License-out(对外授权)”交易,到新兴的“NewCo”(全称为“New Company”,指一种新兴出海方式),国产创新药走出去呈现“八仙过海”之势。“License-out”也成为不少创新药企盈利的关键。
(资料来源:《多家药企扭亏为盈,中国创新药迎来“拐点时刻”?》,新华财经,2025年3月24日)
综上所述,2025年港股创新药行业已形成“政策改革—技术突破—全球化拓展”的正向循环:短期:政策红利与美联储降息预期支撑估值修复;中期:AI+医药/医疗等技术迭代推动管线价值重估;长期:出海深化打开全球市场天花板,头部企业有望跻身国际一线梯队。
$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14424)$$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4425)$
#金价破3100!特朗普关税引爆全球避险潮##创新药板块反复活跃!能追吗?##半导体走强!什么逻辑?持续性几何?##“四月决断”如何操作?##机器人股宽幅震荡,后市方向如何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