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热潮,“智”选博时#我是博时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014439)的持有人,也是博时基金的资深粉丝。2025年初全球资金正在涌入中国股市,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发布最新报告称,对冲基金在今年大部分时间在买入中国股票,推动中国股市成为全球资金流入最多的市场。
港股恒生科技被称为“东方纳斯达克”,吸引越来越多资金布局港股市场。上周五恒生指数暴涨3.69%,逼近10月8日的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恒生科技指数已经突破了10月8日的新高,创下了2022年2月以来的新高。今天来聊聊近期港股上涨的几个因素。
1、首先本次港股走强核心驱动力之一是中国本土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的崛起,这家AI创新企业凭借“低成本+高能效”的全新AI计算范式,颠覆了全球AI行业,成为中国科技板块的最大催化剂。
DeepSeek R1大模型,在AI训练和推理能力上已能媲美OpenAI o1,训练成本据称仅600万美元,远低于OpenAI和Anthropic 动辄10亿美元的开销。这一成本优势令全球投资者震惊,质疑美国科技巨头的高昂AI研发成本。外资开始重新评估中国AI的竞争力,并加大对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的配置。
而在港上市的企业中,涉及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多个层面。尤其是应用端的落地,一定程度上将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推广和下沉。相关企业本身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布局或应用场景落地,对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提升,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而DeepSeek带动科技板块后,市场资金事实上也不仅仅围绕着人工智能进行炒作。市场情绪被点燃,港股的板块热点可以说是多点开花,市场对于各种概念表现出较好的追捧和延续性。
2、其次是政策支持,自2024年内地发布对港资本市场合作措施后,可以看到陆续有实实在在的政策落地支持香港市场,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经使港股的生态逐步发生一定积极的变化。
例如IPO数量的增加、范围更广及深层次的互联互通等等,从港股的成交量也可以看到这一积极变化。相比于去年部分时间日均几百亿的成交量,目前港股基本上处于日均千亿的成交量之上,活跃度比此前可以说是大幅提高,流动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港股估值的修复。
同时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标的,更多是AH两地上市的。内地近期出台支持指数化投资、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措施,相关标的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流入,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估值的提升,对相关股价形成一定支撑。
3、最后从资金面来看,近期南向资金持续不断地涌入港股市场。近一个月流入资金超800亿,近六个月流入超5000亿。对于内地进入的资金而言,近期不仅仅能够赚到在港股市场上投资的市场价格价差。
同时受汇率波动因素影响,因为港元是联系汇率制挂钩美元。拉长近段时间汇率表现看,相关内地进入的资金还可以获得汇率波动所带来的差价。同样的内地追踪港股资产的基金,无论是场内基金还是场外基金,均一定程度上计价了汇率的波动,所以相关产品的涨幅部分是高于所追踪资产的涨幅。
从短期看,恒生科技指数连续上涨,随时都有可能震荡整理,不过这次的DeepSeek是国运级科技,是对中国科技的一次重新估值,外资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我感觉当前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似乎都在加速流向港股科技股,这种趋势才刚刚开始,这种情形下如果有过多担心,恐怕是会失去机会的。
恒生科技指数(Hang Seng Tech Index,HSTECH),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27日推出的一个股票市场指数,代表在香港上市的30家最大的科技公司,这些公司在科技主题方面具有较高的业务相关性,并且通过了指数的筛选标准,旨在反映香港证券市场中科技行业的整体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博时恒生科技ETF(159742)以恒生科技指数为标的指数,采用完全复制法,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最小化,以期获得与标的指数收益相似的回报。场外基金为博时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A类:014438,C类:014439)。
基金近一年投资收益71.47%,远超同类平均。前十大重仓股:小米、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美团、快手、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中芯国际、网易。DeepSeek开启了对中国科技股的重新估值,这个时候对外资来说,大型互联网公司往往是首选,这些大型互联网平台集体上涨推动了恒生科技指数向上。
基金经理万琼,2004年起先后在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基金工作。2011年加入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投资助理、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现为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监。目前管理13只基金,总规模为506.12亿元。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13日,是中国内地首批成立的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基金能得到较好的平台支持。当前的市场中,投资者偏好进攻资产,我已经打算持续定投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择机关注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