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250206/4765ADC5C7E5D786EE7560222993654C_w690h920.jpg)
透过历史这面镜子,大家可以看到,美股和日本股市都曾经历过长期慢牛!
回顾美股过去十几年的慢牛,主要依靠全球领先的科技产业驱动,以“七兄弟”为代表的科技龙头,至今仍对美股走势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日本股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了能源危机和产业转型,最终依靠汽车和电子产业实现突围,走出了长达十几年的慢牛。
回顾A股,大家普遍的感受是熊长牛短!那么,是否可以借助诸如DeepSeek等AI浪潮,更好地实现产业转型,也能够走出一波长期慢牛呢?
技术指标上,貌似有这样的苗头!去年10月8日回调以来,上证指数在3100-3200区间,明显有着较强的支撑,年线正在稳步且缓慢的抬升中。
政策层面上,也不断地传递信心!比如,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还比如,加大保险资金投入,每年新增保费的30%投资于A股。这些具体措施,都在积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如果A股真的迈入了长期慢牛,基金组合如何才能不跑输市场呢?
司令觉得,先要掌握一个原则:既要有Beta(跟得上市场),又要有Alpha(捕捉超额收益)。进一步衍生的策略是,先追求“胜率”,再考虑“赔率”。
比如,底仓配置中证A500、沪深300、科创50等龙头宽基指数,争取跟得上市场!这两天,中证2000等小市值风格就明显跑赢沪深300,可见即使简单的宽基搭配也是一种挑战。
Alpha收益可以借助行业/主题指数,比如配置科创芯片、云计算、机器人、恒生科技、中概互联等指数基金。至少目前来看,2025上半年科技板块,比红利主题更有机会。
另外还需要注意,既然前提是长期慢牛,追求Beta收益的资金占比可以多一些,Alpha占比适当少一些,避免选错行业而踏空。
大家不妨也来说说,还有哪些基金组合策略,可以在长期慢牛中跑赢市场呢?最近还有人说,可以考虑闫美女管理的鹏华碳中和......
$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C(OTCFUND|012734)$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联接C(OTCFUND|008888)$ $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C(OTCFUND|020256)$ #DeepSeek火爆全球,对A股影响几何?# #人形机器人板块大涨!能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