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债市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30Y-10Y的利差迅速走阔,这一变化让市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长端以及超长端债券的风险上。超长债期限利差受哪些因素左右?又存在哪些潜在的回调风险?今年超长债市场还会有怎样的变化?今天,我们聊聊近期市场波动下超长债的机遇与挑战。

从历史数据来看,30Y-10Y的期限利差有着鲜明的均值回归特性,它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线牵着,围绕着中枢上下波动。而“线”的走向,往往由长期经济预期和短期供需波动影响。
01长期经济预期
超长债期限利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长期经济前景和中期经济前景的预期差异。当投资者对中期经济的信心还比较足,但对长期经济的发展感到担忧,预期向下时,超长债期限利差往往会不断缩小。反之,如果投资者对长期经济的预期开始好转,那期限利差的中枢就可能会向上抬升。
回顾2022年以来的市场变化,通胀数据的起伏、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使得投资者们纷纷下调了长期增长预期,一定程度导致30Y-10Y利差中枢一路下行。有趣的是,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我们会发现美国和日本的超长债期限利差,同样和它们各自的经济周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2023年30年国债期货的上市,如同给超长国债市场注入了一针 “强心剂”,让超长国债的流动性得到了显著改善。不过,这也使得期限利差的中枢有所下行。
再看近期国内经济基本面,房地产销售数据出现了边际好转,2月制造业PMI也重新回到了荣枯线以上,这些信号似乎都在暗示着经济基本面正处于阶段性企稳的状态。如果后续经济数据能持续向好,经济增速的二阶导拐点得以确定,投资者们对长期经济的信心增加,那么超长债期限利差的中枢就很有可能上移。
02短期供需波动
除了长期经济预期,短期供需波动也在影响着超长债期限利差。

在供给端,国债和地方债作为超长端债券的主要供应者,它们的发行节奏就像市场的 “指挥棒”,对超长债期限利差有着重要影响。
而在需求端,自2023年以来,随着市场流动性的好转、优质资产短缺,各类机构对超长国债的参与热情高涨,尤其是部分权益资金,纷纷涌入超长债市场。但今年情况有所不同,一些主力参与机构对超长债的需求可能会出现边际下降。比如,农村金融合作社受到监管政策的影响,保险公司或考虑到当前债券收益率点位不太理想,权益资金又受到股市波动的牵制,这些因素都使得期限利差大幅向下偏离中枢的可能性降低。
综合来看,今年投资超长债的胜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能否精准把握时机。在市场波动中,找到合适的入场点至关重要。对于投资者来说,逢高布局*或许是更为稳妥的策略。当期限利差处于高位时,意味着超长债的收益率相对较高,此时入手,不仅有望获得可观的利息收益,还有机会在未来利差回归中枢、债券价格上涨时,收获资本利得。但市场变化莫测,投资者在做出决策前,还需综合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等因素,谨慎做出选择。
*逢高布局指投资者可考虑在超长债收益率的高点(即价格相对低点)时进行投资配置。
资料参考:《20250325-国海证券-国海证券债券研究周报:超长债性价比究竟如何》。
$博时中债7-10政金债指数C(OTCFUND|017838)$$博时裕乾纯债债券C(OTCFUND|002404)$$博时信用优选债券C(OTCFUND|009272)$$博时双月享60天滚动持有债券C(OTCFUND|013069)$
#SU7事故致3死!雷军:绝不回避责任##特朗普4月1日晚或4月2日宣布关税细节##吃药行情来了!港A创新药集体爆发##黄金遭疯抢!机构:二季度或持续走强##朱啸虎看空机器人遭怒怼!如何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