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大马哈投资,作者我叫大马哈。
最近指数投资的风潮一浪高过一浪,中证A500及科创综指数等各类重磅宽基指数不断推向市场,引发了非常多投资者的关注。
在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基金风靡之时,最近几个月我也写过不少文章以提醒大家多关注主动基金的配置价值。
今天我们接着这个话题继续来聊聊。
主动权益的业绩在回暖
说一千道一万,要让大家重新建立起对于主动权益的信心,关键还得看业绩。
为让大家更好的整体感知主动基金的业绩,下表列出了最近一段时间权益基金指数和沪深300\中证A500指数的表现:
数据截至:2025年1月21日;沪深300和中证A500采用全收益指数数据,偏股基金指数代码为930950,太保主动偏股成长基金代码为932294,太保主动偏股均衡基金代码为932293,太保主动偏股价值基金代码为932292;数据来源Wind。
通过该表格,我们可以发现:
(1)今年以来,偏股基金指数都显著超越了沪深300或者中证A500指数。今年年初至今沪深300和中证A500分别下跌2.51%和2.13%,而同期偏股基金指数仅微跌0.22%,短短一个月时间不到,偏股基金相对于宽基指数的超额收益高达约2%。如果折合成年化,偏股基金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超额收益是非常可观的。
(2)成长风格主动权益基金表现更为占优。之前我在主动基金有更好的业绩基准了一文中介绍了中证指数联合中证太保编制的系列主动基金指数,其将主动基金分成了成长、均衡及价值三类风格,可以看到在这三类风格基金中成长风格表现得尤为突出,年初至今太保主动偏股成长基金上涨了1.21%,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高达3.7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24以来尽管市场遭遇了暴涨,主动基金的业绩因现金仓位及申赎等因素面临不利局面,然而期间太保主动偏股成长基金指数依然跑赢了沪深300及中证A500这样的宽基指数,上涨23.37%,这并不容易。
(3)价值风格基金阶段性落后。这几年成长风格与价值风格间呈现出比较强的跷跷板效应,近期随着成长风格走强,价值风格开始出现阶段性落后,9.24以来的表现要显著落后于沪深300及中证A500。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尽管成长风格基金业绩表现突出,但价值风格也同样跑赢了沪深300和中证A500。
以上列的是主动权益基金的整体业绩,既然整体业绩在回暖,那么对于一些绩优基金经理而言,那业绩肯定得更上一层楼:
价值风格中,像我在曹名长卸任,几点想说的中提到的蓝小康,其单独管理的中欧价值回报(018409)凭借着对资源股投资机会的精准把握,在2024年全年录得了21.10%的投资回报。
成长风格中,我们还是以主动权益大厂中欧基金为例,冯炉丹单独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018993)去年录得29.4%的投资回报,9月24日至今(截至1月21日)该基金暴涨60.22%,不仅显著优于大家熟知的沪深300和中证A500,还要优于同期该基金业绩基准的39.4%。刘伟伟管理的中欧时代共赢A1(019387)去年取得了33.33%的投资回报,今年以来的业绩同样非常靓眼。
如何看主动权益业绩的持续性?
通过上部分不难发现,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复苏的核心原因是成长风格的回暖。
因公募基金整体更偏成长风格(太保主动偏股价值、均衡及成长基金指数的成分基金数量分别是121只、518只和840只),一旦成长风格好转,成长风格基金的业绩就会走出来,从而使得主动权益的整体业绩得以好转。
至于说为何主动权益基金整体风格为何偏成长,我之前在成长风格基金经理被逼到了墙角一文中对此做过很详细的阐述。简单来说,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身处在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环境中(业绩排名有每天的、每月的、每季的还有每年的),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绝大多数主动基金经理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去各种卷,寻找各种预期差,以力求快人一步,那么预期差在哪,显然就在成长股中,从而大家不知不觉的投向了成长股的怀抱。
下表列出了偏股基金与价值和成长风格超额收益间的相关系数,可看出偏股基金表现与成长风格呈现非常强的正相关,与价值风格呈现非常强的负相关。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主动权益业绩的好坏与成长风格的起伏是紧密相关的,前一段时间我在很多文章中反复提到这个观点。过去几年主动权益基金表现不佳以及近期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的回暖,背后的根本原因都是成长风格的强弱变换。
那么如何看主动权益业绩的持续性,就基本可以转换为如何看成长风格的持续性,站在当前时点,我对此表示乐观,理由主要有两点:
(1)成长和价值策略长期均有效。海内外资本市场均已证明,从长期来看,成长和价值是长期有效的两类投资策略。只不过近几年因A股市场风格轮动过于极致,投资者的观点往往经常出现左右摇摆,2019-2020年觉得价值类策略要失效,现在又觉得成长类策略要失效。
(2)成长风格已展现出很好的性价比。经过过去几年市场行情的极致演绎,成长风格已开始展现出非常好的投资性价比,这两天我在翻阅季报的过程中,看到一个观点,即认为高质量和高股息率的资产已开始合二为一,换言之成长类资产已经变得很便宜,我对此深表认同。
(3)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市场处于一个偏暖的市场氛围中。除了成长风格再基本面定价上已展现出性价比外,成长行情还需要偏积极市场环境的配合。随着9.24后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政策的大转向,投资者风险偏好出现显著提升,在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稳住股市和楼市”的政策指引下,预计市场的偏暖态势仍将持续下去,从而有利于成长风格表现。
综上,我认为我们也许正站在新一轮主动权益基金爆发的起点。
主动基金 vs 被动基金
随着过去几年被动基金大踏步的向前发展,主动和被动基金在规模上已势均力敌,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两类基金的未来?对此我的看法是:
(1)主动基金在资本市场的地位不可或缺
指数基金确实有费率低、风格透明等优势,但指数基金是没有任何对个股的定价能力的。而回顾资本市场设立的初心,那就是更好的发挥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优秀企业的股权变得越来越值钱,让平庸甚至劣质的企业的股权变得不值钱,通过正向的激励机制让企业家精神得以更好的发挥,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及整个资本市场的繁荣。要实现这一点,这离不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对每个上市公司进行合理的定价,这恰好是主动投资者们在资本市场中的独特价值所在,非指数投资所能替代。
(2)指数投资的发展有赖于主动基金的繁荣
主动基金的发展是一个“自己打败自己”的过程,如果主动基金市场的发展足够繁荣,那么个股的定价就会越充分,Alpha就越难获取,市面上各类指数也就越难以被战胜,指数投资的收益从而会变得更加的有吸引力。也只有这样,指数投资作为被动投资的载体,才可以更好的搭主动投资的便车,否则如果个股没有得到充分定价,超额收益很容易获取,那么指数基金的业绩大概率是缺乏竞争力的,从而指数投资的终极繁荣也就无从谈起。
(3)主动权益和指数\量化投资可互学互鉴
2019年以来随着主动权益和指数\量化投资的大踏步发展,大家对这两类投资方式的独特优势已越来越了解,我认为主动权益和指数投资之间可进行互学互鉴。
对于主动基金而言,可以借鉴指数\量化投资中风格清晰化以及决策定量化的优势,重视业绩基准的严肃性,让投资者对主动权益产品的风格特点有着稳定的预期。至于决策定量化,这个不难理解,那就是量化投资都是有具体回测结果作为决策依据的,主动投资同样可以通过定量化的手段去辅助进行决策,降低投资过程中的随意性,进而提升业绩的稳定性。
对于指数\量化投资而言,则可以将主动投资经理的很多idea提炼为一个个具体的选股策略或者因子,扩大投资思路的来源,以转变为风险收益比更优的策略指数或者更好的超额收益曲线。
在主动权益和指数\量化投资的互学互鉴上,不得不说的是,我在上文提到的主动权益大厂中欧基金同样走在行业前列,之前我在主动投资,该如何进化?一文中对此做了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
写在最后
万物皆周期,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更是如此。而从短期视角来看,行情经常会出现极致演绎,投资者的很多观点也经常会随着行情的演绎而出现大幅摇摆。
就像主动基金,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里,其经历了从平淡到过誉再到过贬这样一个过程。尽管投资者对主动基金的看法几经起伏,但事实上主动基金背后的基金经理还是那些专业的投资人。从常识推断,在经历岁月的沉淀后,他们的投资能力是变得更强而非更弱了,至于中短期业绩的起伏,那则是由市场风格这类投资能力之外的因素决定的。
如果我们相信这些专业投资人的Alpha获取能力,那么我想大家更应该在他们业绩阶段性低迷的时候介入,人弃我取,这样我们从他们那儿获得的长期投资回报将会变得更好。
立足当下看未来,我相信我们正站在新一轮主动权益基金爆发的起点上,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