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2-07 11:24:33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开年最火赛道!是时候给组合加点“机器人密度”了

2025年最火的赛道是什么?

在被称为“科技春晚”的CES(消费电子展)上,一个预测轰动了整个科技圈:

“机器人技术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要知道,在2023年“人工智能的iPhone时刻”的观点提出之后,AI就成为引领美股牛市的最强赛道。

更出圈的是,机器人不仅是“科技春晚”CES的主角,还登上了中国蛇年春晚的舞台。

春晚节目《秧BOT》上,主角正是16台Unitree H1机器人,它们的舞蹈动作精准流畅,以惊艳的表现证明了我国在足式机器人领域的全球技术领先地位。

图片来源:宇树科技官网

这一次,轮到机器人站上了风口浪尖,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是否也该考虑考虑,给组合上点“机器人密度”了?

01

领涨!机器人在“觉醒”

开年以来,机器人赛道投资热度不减。

个股轮番掀起了涨停潮,机器人更成为领涨全场的行业。

在259个申万三级行业指数中,申万机器人行业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达到10.95%,排名第三。

而自“924”A股反弹以来,申万机器人行业指数涨幅接近翻倍,达到98.08%,在259个申万三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一,成为A股的行业领涨先锋。(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27)

机器人指数表现不俗。

数据显示,“924”以来,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累积涨幅已经超过46%;开年以来也持续活跃,已经录得5.04%的涨幅,表现居前。(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27)

02

机器人为什么辣么火?

机器人赛道为什么突然间这么火?

1⃣ 从梦想照进现实,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

在CES 2025展会上,地球人突然发现,机器人已经“觉醒”。

一支由14款人形机器人组成的“机器人军团”炸裂全场,全球首台基于高通SoC的端侧多模态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表现惊艳,“全球首款模块化AI伴侣机器人”Ai Me,不仅能摄像,还能进行AI物体识别。

多款国产人形机器人和灵巧手表现抢眼。扫地机器人不仅长出了仿生机械手,还拥有“AI大脑”;网红Go2机器狗引发一众科技粉丝的围观;AI仿生宠物,就像智能版的毛绒玩具,能对话,还能触摸作出反应。

科技巨头们纷纷抢占机器人赛道。

两个月前,华为在深圳启动了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全力助推国产人形机器人更快落地。

CES展会上更有消息透露,人形机器人Optimus可能在2025年实现量产。

机器人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或是人形机器人落地量产的元年,机器人发展已经从梦想照进现实。

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80亿美元,是此前预测值的6倍多。而据麦肯锡报告最乐观预测,长期来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或可达120万亿级别,是一个崭新且空前庞大的蓝海市场。

换句话说,人形机器人正逐渐从0到1的实验室概念验证阶段,迈向从1到N的商业化爆发阶段,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

2⃣ 政策持续加码,产业空间巨大

2021年以来,A股的人形机器人板块总共出现过5次大涨行情,前4次的触发因素都是来自于海外事件驱动,唯独“924”以来的11月这波机器人是A股的独立行情,触发因素来自于华为机器人的入局。

这一投资视角的变化引发了资本市场的极大关注。

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基金经理宋巍巍点评道:

“人形机器人的驱动,从之前只看海外,到现在国内人形机器人的消息催化就可以引领板块行情,这是一次定价权的转换,也是侧面印证我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的进步。”

在A股做投资,选择正确的产业趋势非常重要,而机器人不仅是时代趋势,也是我国产业政策的重要方向。

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建设人形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凝聚产学研力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

截至2024年6月,国内已成立9家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各地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如重庆、杭州等城市的相关政策。

今年1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根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计,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超百亿元,达到104.71亿元。2030年有望成长为千亿市场,市场规模达1192.46亿元。预测到2029年,该市场规模有望扩大至750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32.7%。(资料来源:立德研究院,报告发布时间:2024/4/9)

申万宏源指出,《“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十四五”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五年累计增速翻倍,机器人是未来五年营收和密度将有翻倍空间的细分领域。

机器人密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重要指标。2023年,我国的机器人密度已经达到470台,全球排名第3位。

国泰君安认为,中国具备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基础,未来有望充分享受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的产业红利。

3⃣ 市场风险偏好高弹性,资金集中拥抱科技

从二级市场的角度来看,“924”以来,高弹性的科技板块赢得了更多资金的关注。

Wind数据显示,以宽基指数为例,从2024年年初到9月23日,宽基ETF中净流入规模最大的分别是沪深300、中证1000和中证500;

而在“924”之后,中证A500、沪深300、创业板类和科创50成为了宽基ETF中的“吸金大户”。

其中,创业板类和科创50都代表了高弹性的科技成长板块。

这也跟行情启动的背景有关,“924”以来,美联储降息叠加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转向,流动性宽松推动权益市场走牛,其中科技股、成长股表现更为强势。

机器人自然成为了资金重点布局的对象。

03

如何给投资加点“机器人密度”?

国家的机器人密度正在持续提升,作为普通人,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投资组合加点“机器人密度”?

但是,机器人这么专业的赛道,未来谁能够真正胜出真的很难说,自己选股难度太大,看好机器人赛道,不如直接考虑布局机器人指数基金。

比如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代码:A类020255 C类020256),就是目前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场外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一只基金,根据基金季报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合计规模为8.57亿元。

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是去年1月17日成立的,发行的时机非常巧妙,刚好踩中了去年年初和“924”以来的两波行情。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A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到19.71%,同期中证机器人指数涨幅为14.92%,同期业绩基准涨幅为14.52%。

图: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A成立以来业绩表现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统计区间2024/1/17~2024/12/31

中证机器人指数也是当前A股极具代表性的机器人指数。

1⃣  机器人全产业链,一网打尽

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聚焦机器人全产业链,指数样本都是各种和机器人相关的上市公司,包括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以及自动化零部件商等等。

图:中证机器人指数申万三级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27

从申万三级行业分布来看,指数成分股主要布局了工控设备、机器人、横向通用软件、清洁小家电、安防设备等与机器人高度相关的细分行业,可以说将指数机器人全产业链一网打尽,既有上游的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等,中游的机器人本体,也有下游的机器人集成及应用公司。

2⃣  聚焦龙头,代表性强

中证机器人指数也是一只“小而美”的成长型指数。

“小”体现在市值上。

指数共包含70家上市公司,成分股合计市值为10796亿元,平均总市值为154亿元,市值中位数为81.13亿元。

从具体成分股的市值分布来看,市值1000亿以上的成分股数量只有2只,累计权重占比为20%,总市值在100亿以下的成分股数量则高达42只,市值风格上偏向中小市值。

“美”,则是指数汇聚了机器人各个细分行业的龙头。

图:中证机器人指数前十大权重股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27,所列个股仅作为指数构成介绍,不作为投资建议

中证机器人指数成分股集中度较高,截至2025年1月27日,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为53.35%,覆盖了机器人上、中、下游产业链的细分行业,包括工控行业、清洁小家电、人工智能还有当前最受关注的减速器行业等等。

3⃣  高弹性特性明显

从历史表现来看,中证机器人指数高弹性的特征相当突出。

根据Wind数据,指数发布以来(2015/2/10~2025/1/27)累计回报为27.94%,表现强于同期沪深300、中证500和创业板指,在“924”以来的反弹中,中证机器人指数表现更是领先于这三大宽基指数。

同时中证机器人指数的夏普比率也处在相对领先位置,这意味着指数投资性价比或较高。

4⃣  估值适中,机器人的“春天”刚刚开始

那么,当前中证机器人指数的投资时机又是否合适呢?

来看看估值的情况。

经过年初以来的一波上涨,当前中证机器人指数的市盈率PE-TTM为45.34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2015/2/10~2025/1/27)26.92%的历史分位,也就是说,比历史上73%左右的时间要便宜。

市净率PB为3.78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2015/2/10~2025/1/27)55.01%的历史分位,低于历史上45%以上的时间。

所以,不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中证机器人指数的估值水平都还处于适当位置,加之行业趋势向好,当前还是比较适宜的介入时机。

当前流动性充沛的市场环境利好科技成长股以及小盘股,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我国制造业资产,尤其是科技类的资产,将是本轮市场的高弹性板块。其中,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下游应用之一,人形机器人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将代表一个国家先进的制造业能力,也是各个科技巨头大力投资的方向。

除了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代码:A类020255 C类020256),中欧基金持续逆势布局科技相关权益基金,“全家桶”系列产品矩阵全面覆盖了上游制造、中游大模型、下游应用端以及全产业链和不同市场。2024年共成立7只布局科技行业的主动型基金以及被动指数基金,力争发挥资源配置优化、价值发现和市场引领作用。

中欧基金“科技战队”不仅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科技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团队,还有来自科技研究团队的研究支持,他们以超10万小时的研究耕耘用细分领域的专业实力为投资赋能。基于此打造的中欧科技系列产品布局人工智能、TMT、半导体芯片、新能源、科技制造、港股科技、科创等科技领域,为投资者把握科技产业浪潮机会。

04

结语:与机器人共舞

机器人的时代已经势不可挡,地球人应该怎么办?

在《与机器人共舞》一书中,作者写道,随着“无处不在的计算”时代的到来,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智能机器时代。在未来几年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个人计算和互联网在过去30年间已经对世界造成的改变。

站在时代的拐点上,旧的轨道很可能突然断裂,甚至连火车都可能在一夕之间成为历史,在这场巨大变革的浪潮中,普通人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在场的能力,在学习、工作上如此,在投资中也是如此。

比如在资产配置上,我们也可以适当关注,考虑给组合加点“机器人密度”。

注: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4/12/31。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A的成立以来涨跌幅19.71%,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4.52%。

历任基金经理:宋巍巍20240117-管理至今。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本基金为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本基金为指数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

中证系列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和计算。关于指数值和成分股名单的所有版权归属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本基金可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

除了需要承担与内地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很厉害哦,全文都看完了呢!顺手【点赞】【在看】,钱包跟着膨胀

财商侠客行

仗剑走江湖,飒沓如流星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END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将由本网站记录保存,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发表于 2025-02-10 11:32:08 发布于 辽宁
低空经济板块的利好逐渐落地,后面的反弹趋势很明显,趁着现在估值合适可以来埋伏点$永赢低碳环保智选混合发起C$拿着,半年涨了43个多点呢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https://1458esb.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