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在美关税落地后,三大股指低开震荡,随后在半导体板块带动下表现震荡。

盘面上看,聚焦上游的设备、材料领涨,中证半导指数大涨1.35%。对标ETF半导体设备ETF早盘持续拉升,最高拉至1.5017%。
成份股方面,芯源微、华海清科涨逾4%,拓荆科技、北方华创、中芯国际涨逾2%,中微公司、海光信息、盛美上海、深科达、中科飞测多股涨逾1%。
消息面上,当地时间2号美国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在此前分析中,中信证券观点认为,随着4月初关税“风暴”落地,中国可能受影响最大,但准备也最充分。控供给、保需求,二季度国内政策发力方向越发清晰。关税“风暴”落地后,预计A股回暖、港股休整、美股修复。从业绩层面来看,核心资产已体现出极强的经营韧性,左侧布局的契机已经成熟;从流动性层面来看,活跃资金明显退潮,产业主题需要催化及时间来蓄势。配置上,延续科技点火、供给侧发力和消费补短板的思路。
行业层面,国产替代也一直是驱动半导体板块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在28nm及以上领域,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部分刻蚀、清洗环节已推进至先进制程节点,国产化率达80%以上。而在14nm工艺上,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也实现了50%以上的覆盖,国产化率可能达到了20%以上。目前在14nm以下,国产化率仍较低,仅为10%左右。
此外近期随着SEMICON China 2025,全球再次聚焦国产半导体设备创新。高盛认为本土供应商产品线将拓展至先进制程和中高端产品,以满足中国本土晶圆代工厂/IDM持续产能扩张带来的持续性需求。该机构仍看好中国半导体行业产能的持续扩张,并预计2025-30年资本支出将保持在每年400亿至440亿美元的较高水平,产品结构也将升级。仍看好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预计半导体设备公司将受益于产能加速扩张、市场份额提升、产品线扩张带来的良性竞争,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
国盛证券表示,当前国产替代已从政策驱动转向能力驱动,在地缘转换背景下,本土半导体产业链建设持续加速,且行业从单一制程微缩转向架构创新,在本土化需求上升下,国产供应链上下游协同攻坚,由能用”切向好用”,产业动作频出,半导体国产替代深水区如光刻等赛道高度重视。
$国联安中证半导体ETF联接C(OTCFUND|007301)$
$国泰CES半导体芯片行业ETF联接C(OTCFUND|008282)$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联接C(OTCFUND|008888)$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4881)$
$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C(OTCFUND|020256)$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8125)$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C(OTCFUND|012414)$
$招商中证半导体产业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0464)$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A(OTCFUND|161725)$
#特朗普“对等关税”细节出炉##金价再创新高!新周期或刚刚启动##吃药行情来了!港A创新药集体爆发##SU7事故致3死!雷军:绝不回避责任##朱啸虎看空机器人遭怒怼!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