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综指最新样本数量超过560只,市值覆盖度接近97%,能综合反映科创板上市证券的表现,与科创50等规模指数不同,兼具代表性和可投资性,可让投资者更全面地把握科创板整体的市场动态和走势,为投资者提供多维度业绩基准和投资标的。
科创板定位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较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并重点支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板综合指数涵盖了众多这样的企业,随着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以及新兴产业的兴起,这些企业有望受益于产业成长和国产升级,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从而为指数投资带来潜在的高回报。
从科创100指数的行业分布来看,包含医药、电子、机械等多个行业,科创板综合指数也会有较为广泛和多元的行业分布。这种多元性可以降低单一行业波动对指数的影响,分散投资风险。例如,当某个行业表现不佳时,其他行业的良好表现可能会平衡整体的收益情况。
以科创板100指数所囊括的中小科创企业为例,它们兼具中期弹性和长期成长性。回顾历史,创业板中类似规模的中盘标的在过去展现出较高的市值增幅,反映出中小企业成长空间大。科创板综合指数包含众多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有望在长期为投资者带来较好的回报。
科创板估值已经历过一定程度调整,如科创100当前PE在40倍中枢震荡,分位数仅24%。部分行业的估值处于较低水平,从长期投资角度来看,较低的估值可能意味着较好的投资性价比和潜在的上涨空间。
科技创新企业往往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政府可能会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产业引导等。这些政策将有助于科创板企业的发展,进而提升科创板综合指数的投资价值。
骑牛看熊认为科创板综合指数(科创综指)作为覆盖科创板全市场的核心指数,具有以下投资优势:
一、全面覆盖科创板市场
高市值覆盖度:科创综指包含565只成分股,覆盖科创板97%的市值,囊括从千亿巨头到中小市值企业的全梯队标的,避免单一规模指数的局限性。
均衡行业分布:半导体(38%)、电力设备、机械制造、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权重较高,与科创板整体行业结构一致,分散单一赛道风险。
二、聚焦前沿科技与早期创新
早期企业机会:50亿以下小市值个股占比约50%,包含大量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捕捉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潜力。
研发投入领先:成份股近三年研发支出年均增速达27%,覆盖AI、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受益于政策对硬科技的支持。
三、灵活适应市场风格
全收益编制:将分红再投资计入收益,更真实反映长期复利效应,适合长期持有。
历史表现稳健:2020-2025年间累计涨幅16.8%,优于科创50(1.12%)和科创100(0.97%),适应大小市值风格轮动。
四、低成本参与工具丰富
通过科创综指ETF基金实现低门槛投资,兼顾流动性和分散风险。首批科创综指增强基金(如天弘)通过量化模型追求超额收益,适合希望增强收益的投资者。
五、政策与资金双重驱动
政策红利: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创板作为硬科技主阵地持续受益。
资金流入:首批13只科创综指ETF募资近200亿元,增量资金推动板块流动性提升46。
科创综指通过“全市场覆盖+前沿科技聚焦+灵活工具”三位一体的优势,成为布局中国硬科技崛起的优选标的。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ETF、联接基金或增强型产品参与。
科创综指增强基金普遍采用基本面模型+实时量价模型结合的量化策略,并引入机器学习技术挖掘高置信度因子。例如,国泰君安资管的策略通过AI算法捕捉高频交易机会,利用科创板高波动性特点捕捉个股20%涨跌幅带来的超额收益。
科创板个股日涨跌幅达20%,高波动性不仅带来更高的Beta收益(如科技行业政策红利释放期的上涨弹性),也通过量化策略的分散持仓捕捉更多Alpha(例如持仓200只股票时,每日捕获涨停股的概率更高)。
在正常市场环境中,科创板涨停股数量通常多于跌停股,量化模型可通过动态风险管理(如顺势放宽敞口、逆势收紧暴露)优化收益风险比。科创综指增强基金通过量化模型在宽基覆盖、高波动性、政策导向的硬科技赛道中挖掘超额收益,适合希望兼顾科创板Beta收益与Alpha潜力的投资者。
骑牛看熊比较看好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C(023896)投资优势分析:
1. 覆盖全面,分散风险
全市场综合指数:跟踪的科创综指覆盖科创板566家上市公司,市值覆盖度达97%,既包含科创50、科创100等宽基指数的头部企业,又纳入200余家小市值高成长企业,分散投资风险的同时捕捉全产业链机会。
行业均衡布局:权重集中于半导体(38%)、电力设备、机械制造和医药等硬科技领域,兼顾多元性与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契合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2. 政策红利支撑
科创板定位为服务“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政策持续加码科技创新,如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为指数长期增长提供底层逻辑。当前全球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阶段,中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技术突破显著,科创板块投资潜力巨大。
3. 基金经理团队优势
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拟任基金经理为林心龙。他具有光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有丰富的基金从业经验,曾在南方基金任研究员,新华基金任基金经理助理,2019年8月加盟天弘基金,历任高级研究员,还曾担任天弘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等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涉及指数型、增强型等多种基金类型。
虽然其管理的部分产品任期回报有正有负,但也有管理天弘中证计算机主题ETF任期回报29.51%,远高于同类平均3.47%的表现,展现了一定的投资管理能力。
专业团队管理:由天弘指数与数量投资团队管理,团队共17人,平均金融从业年限10年,核心成员杨超拥有10年量化基金管理经验,深耕多因子量化研究。
4. 先发优势与市场热度
作为首批科创综指增强基金之一,该产品受益于科创板综指的市场关注度提升,截至目前,科创综指相关产品上报总数已超过50只,显示市场对科创板配置需求旺盛。
科创综指ETF已新发超200亿元,显示投资者对科创板硬科技赛道的长期看好。
5. 高弹性与成长潜力
科创综指成分股以创新类企业为主,成长性强、弹性高,历史数据显示其波动性较大但长期收益潜力突出(2020-2024年近5年完整年度收益率为47.13%、11.02%、-26.73%、-7.66%、1.23%)。
量化增强模型:采用多因子预测模型、结构化风险模型和交易成本估计模型,通过组合优化构建增强组合,力争超额收益。
历史业绩参考:基金经理张戈管理的同类增强型基金(如天弘中证软件服务指数发起A)曾取得55.83%的任期回报,显著优于同类平均。
6.反映科创板全貌
科创综指是科创板的首个全市场综合指数,能全面反映科创板的整体表现和发展趋势。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走向广泛应用,以及众多政策支持,科创板投资潜力巨大,投资该指数增强基金可把握科创板整体发展的红利。
7.成分股行业分布
该指数的成分股覆盖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多个新兴行业,具有较好的行业分散性。例如前十大成分股中包含海光信息、寒武纪、中芯国际等电子半导体企业,金山办公等计算机软件开发企业,联影医疗等医药生物企业,以及晶科能源等电力设备光伏设备企业。这种多元化的行业分布可以降低单一行业波动对基金业绩的影响。
8.指数增强策略
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是股票型指数增强基金,在对标的指数进行有效跟踪的被动投资基础上,结合增强型的主动投资,力争获取高于标的指数的投资收益,相比普通的指数基金有机会获得超额回报。
9.投资组合灵活
基金投资于股票的资产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备选成份股的资产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同时,在满足一定流动性要求(每个交易日日终在扣除股指期货合约需缴纳的交易保证金后,现金或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5%)的情况下,基金管理人可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灵活的资产配置,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天弘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C通过覆盖科创板核心资产、政策红利驱动、量化增强策略及专业团队管理,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硬科技赛道的高效工具。截至目前,跟踪指数科创综指市盈率52.21倍,位于58.45%分位,从估值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投资性价比和成长空间。
#小米SU7 Ultra爆单破纪录!##特朗普4月1日晚或4月2日宣布关税细节##吃药行情来了!港A创新药集体爆发##黄金遭疯抢!机构:二季度或持续走强##朱啸虎看空机器人遭怒怼!如何看待?##深海科技是下个低空经济吗?##“四月决断”如何操作?##机器人股宽幅震荡,后市方向如何选择?##半导体走强!什么逻辑?持续性几何?##A股、港股全线走低,原因找到了!##黄仁勋:DeepSeek加剧算力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