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一、灰马股投资:在白马与黑马之间寻找确定性的第三条道路
在资本市场中,白马股的确定性溢价与黑马股的博弈性机会长期共存。而国泰估值优势基金经理王兆祥提出了「灰马股」策略:通过深度产业研究,挖掘估值合理、具备业绩兑现潜力的成长型公司。
灰马股的核心特征:
中小市值基因:市值规模多在50-300亿区间,具备成长弹性
产业升级支点:深度参与国产替代、技术迭代或商业模式创新
估值错配窗口:动态PE通常低于行业龙头30%-50%
业绩加速拐点: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速超20%,且利润率呈上升趋势

二、制造业灰马股的掘金方法论
1. 产业坐标系构建:三维度筛选优质赛道
筛选体系包含:
政策维度:重点布局「十四五」规划明确的智能制造、专精特新领域
周期维度:选择处于J型增长曲线的细分行业(如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
估值维度:优先选择PEG<0.8且市研率(市值/研发支出)<15的标的
2. 动态跟踪机制:产业验证代替市场博弈
区别于传统基本面研究,该基金建立「季度产能爬坡跟踪表」和「供应链验证体系」。例如对某新能源装备企业的跟踪显示:
3. 组合管理:构建「灰马股」生态系统
基金持仓呈现显著的产业联动特征:
核心层(40%仓位):已进入业绩兑现期的灰马股(如某汽车一体化压铸企业)
卫星层(30%仓位):技术突破临界点的潜在灰马(如某3D视觉检测设备商)
储备池(20%仓位):密切跟踪的产业新势力(如固态电池材料研发企业)
四、未来挑战与投资者适配建议
当前20亿规模对灰马股策略仍属舒适区间,该基金更适合:
1.能承受15%-20%区间波动的中长期投资者
2.对制造业技术路线演化有认知积累的群体
3.配置组合中已有核心资产的平衡型投资者
结语
国泰估值优势基金的灰马股策略,本质上是通过制造业的「显微镜」与资本市场的「望远镜」双重工具,在产业升级浪潮中捕捉确定性成长机会。但需清醒认识:灰马股的业绩兑现需要时间淬炼,这与短期博弈的投机逻辑存在本质分野。
$国泰估值优势混合(LOF)C(OTCFUND|01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