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产业债券A[217022]$
公募基金产品历来基金经理更换比较频繁。我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同一种风格品种的基金产品,我会选不同基金公司旗下不同基金经理的产品同时买入。这必然导致基金数量过多问题。
最近天天基金平台有工作人员以及好友@快乐养基大师兄 注意到平衡之星持仓的基金数量过多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主要是基于3个方面的考量:
1、国内公募基金经理的稳定性比较差,经常会出现更换基金经理,但往往寻找新的基金经理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业余投资者来说更是如此。所以,我的做法就比较简单粗暴。放弃追求超额收益,在公募规模较大的每一家基金公司里筛选出几个优秀的基金经理,买入他们的一只产品,赚个主动基金经理的平均水平收益率就行。
这些年来,我经常遇到持仓的基金,基金经理跟换情况。我觉得只要这个基金经理过往业绩不是太差,我一般不会跟换。摊大饼的做法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持仓里总有部分基金表现好,也有表现不好的。但这些都是阶段性的,最后能够发现,其实总体下来,账户的持仓收益率还可以。不算差,这就行了。如果感觉到继任者不太认可,我会卖出,反正持仓的基金很多,少个一两只,影响并不大。
2、对于债券基金来说,债券宽基指数太少,只能通过摊大饼的方式,通过同时配置短债,长债,利率债和信用债,混债,每个品种会涉及到2个左右的基金,拼凑在一起组建一个类似宽基指数的投资组合。
而权益宽基指数又存在数量太多,选择难的问题。上市公司和基金产品数量过多,但市场上的资金是有限的,这会导致多数时候,宽基指数之间都是结构性行情并且轮动比较频繁。要赚平均收益率,价值风格,成长风格都要配置才行。所以,在我的持仓里,沪深300,中证红利,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我都配置了。对于沪深300来说,增强产品太多了,增强的效果过往业绩好未来也有变脸的时候,选择困难,就多买数量。股债市场都存在可选择的产品太多,基金经理流动性大的问题,通过摊大饼赚平均收益率,那么持仓基金数量过多的问题就不可避免了。
3、均衡分散配置本身需要持仓的基金数量相对会比较多。这些年来,但凡投资经历较长的投资者,应该都能够体会到均衡配置的重要性。只不过,我可能确实分散得有点过了。基金投资,我有个特点,对于仓位较重的基金,只要基金业绩不是特别差劲,我一般不会轻易卖出,很多持仓的基金还是倾向于长期持有。只有像2023年那会儿,因为我的家庭存量资金和工作收入影响到了我的正常生活,我才会割肉卖出基金。
目前虽然我持仓的基金数量过多,但目前我重仓的基金品种主要集中在货币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和短债基金上和一部分中长期纯债债券基金,和固收加基金,这些基金品种都是适合以时间换空间来慢慢积攒收益。如今权益基金仓位,主动与被动几乎相当,我搭建的权益组合成立以来的走势和业绩基准基本上相差不多,这样的配置结构,赚个市场平均收益率没多大问题。我觉得挺好。如果未来A股有一段持续上行的行情,基金赚到了比较满意的回报,而整体估值水平偏高的话,我想那个时候清仓整理一堆基金或许更明智吧!

现阶段我在基金投资上的主要问题是:
数量我认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投资胜率。经过了这么些年,总得来说,我是觉得,在基金上涨阶段,最好是少买或者在高位提前布局一些低位但未来可期的一些品种,会比较好。
比如说,进入3月份,债市,美股加速下跌,红利继续震荡,国内科技成长行情预感到快阶段性触顶的时候,这段时间,我就在组合里多次加仓了利率债基和信用债债基。中证红利也反复加仓。因为我明白,这个组合偏成长风格。如果后续权益往下掉,是很容易跑偏基准的。



接下来的二季度,股债市场的表现,能不能验证最近我的加仓操作是正确的,我并不清楚。但我觉得,过往无数次血的教训证明亏损往往来源于持续的追高,在基金下跌或者事后看是企稳回升初期买入胜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