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局就是三根阴线,不少人说2024年赚的钱,2025年开局两天就赔了一半。
确实是这样,不少投资者是2020年前后买入基金,当时大家追捧的是主动权益基金;而去年的行情,大部分主动权益基金是跑不赢指数基金的。导致2024年的收益,是跑输指数的。
再看今年开年,每每一开盘,大家又感叹:怎么又跌了。说件恐怖的事情,回溯去年1月份,大家看下图:
去年1月份,整个月都在下行。在A股,跌似乎是常态;大家做的可能就是保持心态。
与之对应的是,就是债券市场走牛,去年如果持有债券基金,基本上会有不错的收益。今年我们看看指数型债券基金的情况。
其实,主动权益vs被动指数基金,这里面的指数基金默认为是股票指数基金。在基金分类里,还有债券指数基金。我们一般说的债券基金,可能大部分都是基金经理主动管理居多。
剔除QDII型,我们看国内的债券指数基金:
根据choice的数据,债券指数基金共计545只,其中包括了我们熟知的中证同业存单类基金,还有1只增强型的债券指数基金;规模约9878.42亿,相比债券基金总体规模为5.98万亿,约占整个债券基金规模的16.52%。
跟踪的债券指数主要是跟踪国开行债、农发行债、证金债等,比如中债1-3年国开行债券指数、中债-3-5年农发行债券指数、中债-7-10年国开行债券指数等。其中名字里的数字,就是债券的久期。作为利率债,久期越长,受到利率波动影响就越大。
下图是规模超过50亿的场外债券型指数基金,共计有65只:
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利率债,还有中证同业存单指数基金。
另外,50亿以上的债券ETF有8只:
基本上类型均有囊括,证金债、国开债、城投债、公司债和可转债。特别一点,这些债券ETF是T+0交易。
指数债券基金,细心的可以看看持有人,绝大部分是机构持有。本身债券基金持有人,也是机构居多,指数型债券基金机构占比更多。
作为指数基金,也有着类型的特征。比如作为工具型产品、费率低、交易透明等优势。
同时还是要提示一句,债券基金、指数型债券基金,虽然说是固收投资,但是并不是保本的,买了之后也有亏钱的时候。固收投资本身是用时间赚空间的产品,在不踩雷的前提下,拉长时间段,基本不太会亏钱。
互认基金投资美债
最近,香港互认基金放开了额度。香港互认基金,就是把香港的基金拿到内地买卖,之前内地到50%就不能再买了,新规下,这一比例放宽到80%。有人说,这是变相给了“外汇”额度,不用在抢QDII了。
香港互认基金,投美股的不多,但是投美债的不少。这些基金刚开放申购,就达到了80%的比例,确实有点可怕。
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基金,上周五就匆忙公告,对内地投资者申购进行比例确认;
南方东英精选美元债券,这只开放5万起购;
摩根国际债券,今天也开放申购了。
其实,买美债基金,也是有波动的,甚至比国内债券波动更大;另一个还涉及汇率的问题。多了解,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