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决断”了,不要当袁绍
热点辣评君
2025-03-28 04:52:14
来自上海
  • 8
  • 3
  •   ♥  收藏
  • A
    分享到:

大家好,我是辣评君。

今日大A各指数小幅波动,成交量1.19万亿,和周三基本持平。上午科创板一度大涨,不过下午开始走弱,全天下来反弹力度一般。

市场这样的走势和内外都有关。外部原因前一篇文章阿热提过了,而咱们能拿出来应对的主要是“择机降准降息”,“择机”两个字都说了多少次了,也不能怪网上到处吐槽…内部原因主要是业绩密集披露、前期机器人和AI方向涨幅也比较大,风险偏好既然下行,必然有调整需求。

A股有所谓“四月决断”的说法。大概也就是这些原因。大会开完了,年报开始密集披露,光靠情绪炒作的差不多结束了,大家还是得关注一下业绩。

决断这个词很好。演义里曹操说袁绍“色厉而胆薄,好谋而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骂得如此之狠,以至于连带着袁绍都成了个贬义词。显然好谋无断放在投资里也是不行的,东想西想,最后下不了决心落实到交易上,那想了也白想。当然还有前半句色厉胆薄,在投资上就像是评价指导别人头头是道,自己做交易畏首畏尾,同样是做不好投资的。总之,不要当袁绍。

回到市场上,今天医药生物+1.88%、食品饮料+0.86%、基础化工+0.75%,后三有色金属-1.30%、社会服务-1.29%、公用事业-1.15%。

如果从月维度来看,领涨的是有色、煤炭、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基础化工。领跌的是计算机、电子、通信、传媒、商贸零售。

截至今天(周四)收盘,“20日涨跌幅”刚好包括了2月28日的大跌,所以好像显得对科技方向有失公平,但是如果按近5日涨跌幅排序,结果其实也差不多。近一个月来的状况已经很明确:科技短线退潮,红利/大盘/蓝筹风格阶段性胜出。

先防守一波 聊过恒生科技的图形,目前可能是四浪的前期。四月初对面特总反复横跳的“对等关税”终于要落地了,市场在之前上涨的时候确实有点忽视了这方面的风险,现在有点反应过来了,再发酵几天,等靴子落地之后,如果宏观风险计提得比较充分,可能是止跌时间点。

但是止跌不一定能涨,能不能涨还是要看风险偏好是否能回升,或者至少不进一步减弱。前者主要指内地南下资金,可以关注A股的成交额,目前1.2万亿明显是不够的,至少需要回到1.5甚至1.8万亿上方;后者主要指境外资金,美债利率经历了1月和2月的下行之后,3月基本横盘,还有微微上涨。有观点担心美债利率如果大幅反弹,会极大压制恒生科技。我们的观点是这个逻辑很合理,但是逻辑里的前提,美债利率大幅反弹,发生概率较小。特总实在是太能搞事了,刚出了四季度的PCE终值,又低于预期,(顺便吐槽一下,可能是因为时效性的原因,大家好像都只关心初值而很不关心终值,但是终值也很重要啊!)目前美联储的点阵图显示年内还会降息两次(到3.75-4.0%),CME预测年内降息三次(到3.5-3.75%)。

恒生科技和中概互联最近的走势很类似,也经常被混为一谈,我们还是维持之前的观点,交易选恒科,配置选中概。这一批公司的质地整体是很优秀的,小米前两天一度成为恒科的第一权重,这两天下跌之后回到第三,腾讯重回第一权重,就拿这两个公司举例子:小米不断超预期,造车业务预计明年就能扭亏,成本控制和马斯克有一拼;腾讯仍然收着打,不像阿里急需故事提振股价,资本开支相对不那么激进,其实应该是好事才对,只是短期让市场找不到炒作的情绪借口。

恒科和中概还有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前者的的汽车企业权重占比明显更高。如果看好智能汽车方向的行业发展,可以选恒科,反之可以考虑中概。我们的观点是更偏好中概互联,汽车行业实在是太卷了,很难做出超额利润,而且最近小米、蔚来连续宣布配股,在观感上也不太好。

稍微解释一下,以上先说看好小米,还着重提到造成的成本控制,又说不看好汽车行业,好像自相矛盾,但是不是这个意思哈。第一是因为小米的想象力并不在造车业务(详见“史上最强”财报能带得动港股继续涨吗? ),我们只是拿造车的成本控制来说明一下公司的优秀;第二是因为中概互联和恒生科技两个指数的成分股都有小米,甚至权重都非常接近,所以在这两个指数二选一的问题上,对小米看好与否其实对结果没啥影响。

再多聊三个相对低位的方向,这三个方向刚好我们的观点也都是港股大于A股。

港股的消费方向值得关注。从图上看,2021年底盈利就见底了,但是指数还继续跌了快三年,连续三次在18倍左右的估值水平反弹。总之现在盈利增长强劲,估值修复的进程还在初期。

医药方向也在低位很久了,政策层面最近有持续利好,先是创新药,再到现在集采,行业明显有暖风。但是医药的研究门槛太高,还有一个重大的不确定因素是政策的持续性,我们就不乱发表观点了,可以参考辣评君的好朋友数据派写的这篇:下一个恒科? 

还有,绕不开的红利。更看好港股红利的逻辑,最简单地说,就是因为港股的红利类指数比A股红利类指数股息率更高…还有就是险资真的很热衷于跑去港股举牌一些红利方向的个股(比如银行),有空再展开细聊吧。

另外A股的前期高位方向,主要是科技,我们在科技方向短线走坏?消费板块迎春到?聊过,当时的图形就已经确认了下跌趋势,现在看来短期的下跌还没有结束。在国内AI产业链中,算力方向的业绩兑现可见度相对高一些,除此之外的大部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方向,在“iPhone4时刻”之前,只能当作情绪标的进行交易:市场风险偏好上升的时候就涨,风险偏好回落就跌。风险偏好如果某一天再次回升,科技主线也一可以用成交额、融资余额等等指标来观测,比如说成交额,前文也提到,目前的1.2万亿想必是不够,1.8万亿以上为佳。

退一步说,如果有朋友担心“iPhone4时刻”真的可能随时到来,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真出了一个超级爆款,担心等出了再追就追不上了,如此种种,也可把AI方向当作看涨期权轻仓配置,也就是我们之前一直说的“哑铃的进攻端”的逻辑。如果觉得人工智能内部轮动太快,可以考虑人工智能指数,如果追求更强的进攻性,可以考虑科创人工智能指数。

还有一种配置AI方向的理由是,焦虑自己的工作可能被AI取代(比如辣评君本人就有很强的被AI取代的焦虑。。。),如果有此焦虑,配置一些人工智能方向的指数(人工智能指数、科创人工智能指数、科创综指之类)做一下对冲,类似于“马车夫在铁路时代买入铁路股”的逻辑,也算是一个站得住脚的选择。

总之,在风险偏好重新抬升之前,四月份可以整体转向顺周期+核心资产。但是大盘指数层面可能仍然非常平淡。我们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就开始期待的“慢牛”,实际上现在的情况很接近:理想的慢牛本来就应该非常慢,慢得感受不到。“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如果每个交易日涨0.04%,其实一年下来就能积累10%的涨幅。但是众所周知,炒A股的人都是一帮急性子,于是觉得这样的盘面非常无聊,涨0.04%就像没涨似的,可能和最近几天各位对盘面的感受也差不多。大家好像恨不得每天都有去年九月底那种创业板指动不动十几个点的行情,但是大家也都心知肚明那样是不能长久的。。。与其每天三五个点大幅波动,还不如走这种看起来无聊但实际能慢慢涨的行情。说白了,我们来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寻求刺激。(A股的投资者里好像真就有一群人以寻求刺激为首要目标,赚钱反倒是其次。。。但总之辣评君不是这类人哈。)

……

黄金又双叒叕在创新高,我们在去年末回调的时候想的是跌到2400左右再加大定投金额,当然是没有等到,所以定投金额偏低,但是从未看空。现在仍然继续保持定投。白银也继续看好,除了跟随黄金上涨之外,还有一层金银比修复的逻辑。最后是美股,再重复一下,回调加大定投的好时机,尤其是对于之前仓位敞口不够的朋友们来说。具体优先级上可以先标普再纳指。

今天先聊到这里。各位有什么关心的内容或话题,欢迎多留言。

#每日信息前沿##“四月决断”如何操作?##机器人股宽幅震荡,后市方向如何选择?##高盛看好中国股市!能继续涨吗?##穿越周期的投资对话#

$易方达中证红利ETF联接发起式A(OTCFUND|009051)$$易方达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A(OTCFUND|013308)$$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A(OTCFUND|012348)$$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联接C(OTCFUND|008888)$$易方达中证海外50ETF联接人民币A(OTCFUND|006327)$$易方达中证海外50ETF联接人民币C(OTCFUND|006328)$$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OTCFUND|018124)$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https://1458esb.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