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资连续两天尾盘扫货港股!可能预示着港股调整比我们预想的更早结束。
一、港股连续两天尾盘被买入,说明什么?
港股的南向资金连续两天,盘中撤退,尾盘返场。
说明:有内地资金在港股借调整入场
>>前天:尾盘流出,调整开始

>>昨天:尾盘买入第一天

>>今天:尾盘买入第二天

昨天,在文章中,根据盘面得出的结论是:
港股目前还可以按计划布局。
今天这个南向资金的现象,仿佛在进一步证明昨天的结论。

二、内地资金在港股布局什么?
从今天尾盘的关键公司表现看,内资在港股布局的,是港股科技。
港股红利,今天尾盘流入的情况不明显。

具体原因,还需结合今天A股的表现来看。
今天,小微盘股,又开始大跌了。并且是最近一段时间的首次大跌。


这往往代表题材炒作的市场情绪开始明显降温。
原因是目前即将进入4月的业绩披露期,历史上题材股在这个阶段表现都不太好,此时资金是比较看重业绩报表的。
A股的业绩披露通常要持续到4月最后两天,尤其一些重要的大公司,都不急于披露业绩。
而港股这边,以恒生科技为例,30个成分股中,主要公司的业绩,已经披露完了。
剩下的(标红的)也基本会在3月结束前,完成披露。

这些主要企业,大多都是只在港股有,A股没有的科技公司。
而港股的红利企业,大多是AH两地都上市,业绩披露的时间是一致的。
所以,港股权重这边,更早脱离了业绩披露的不确定性风险,资金可以更早的返场,并且我们看到了资金优先流入的是港股的这些“独苗”科技公司,而没有大举进入红利类方向。
综上所述,目前的结论是:
1. 内资想要躲避业绩披露期的不确定性,这是内资在A股上的习惯。
2. 港股科技率先披露完业绩,更早消除了业绩不确定性,获得资金更早的返场。
3. 资金优先选择了港股科技,这些是只在港股有,而A股没有的公司。
4. 我的今日方案:继续根据原计划等待升舱机会。当前位置已有“经济舱”,先不升舱。
其实,到目前为止,市场的底层核心逻辑都没有变化,唯一变的,是资金根据短期事件做出的短期应对。
比如,
美股跌多了,港股涨多了,那就增配一部分美股,港股这边缓一缓。
中国企业要披露业绩了,资金就短期先避一避,港股业绩先披露完,资金先返场,A股就等业绩再披露披露。
我们每天看资讯、复盘,主要做的就是:
1. 拎出底层逻辑,每天看看有没有重大事件导致逻辑发生变化。(重大事件是关键且罕见的,不会频繁发生)
2. 如果逻辑没变化,看看资金短期在对哪些事情做出反应。(短期事件会影响资金流动,造成市场波动,可能引起投资者心境变化)
3. 然后,综合考虑我们整体的交易计划是否需要跟随市场调整。(底层逻辑不变,则投资方向不变,根据短期事件决定增减仓的节奏和频率)
最后,再捋一捋当前整体的底层逻辑:
目前市场上确定性较高的两个方向是科技+红利。
科技方向:
1. 全球AI科技竞争,包括生成式AI、机器人、自动驾驶、AI芯片、算力、AI应用。
2. DeepSeek+阿里巴巴大幅资本开支,引发中国AI科技的投资加速、估值提升。
3. 港股拥有中国AI最重要的几家公司,是中国AI行情的主导者。
4. 港股的资金来源于全球投资者+内地投资者。
5. 中国AI与美国AI在争夺全球投资者的资金,是竞争关系。
6. 目前外资对中国AI尤其是港股和中概股,兴趣浓厚。
7. 底层逻辑破坏1:若美股科技重新获得外资青睐,对中国AI获取外资支持是不利的,此时港股主要依靠内资(南向资金),属于短期逻辑破坏,港股跌出性价比后依然会获得外资关注。
8. 底层逻辑破坏2:全球AI技术陷入瓶颈,整个AI投资逻辑都说不通了,属于长期逻辑破坏,无论哪国的AI投资,都会失去未来。
红利方向:
1. 国债利率低,导致保守资金缺乏低风险且收益率合适的投资方向。
2. 政策要求基金、保险等机构作为长线资金,逐年进入股市。
3. 资金主要来源于险资、银行、养老金、企业年金等,资金体量巨大,但要求低风险的机构。
4. 还有部分资金来源于其它机构投资者,过去配置传统经济,注重基本面,但现在缺乏合适的投资方向。(科技不符合这部分资金的能力范围)
5. 底层逻辑破坏1:国债利率回升,导致无风险收益率变高,资金会优先配债券,替代红利类资产。
6. 底层逻辑破坏2:经济全面复苏,企业盈利确定性大幅回升,消费股等将出现巨大机会,资金离开红利资产,转向其它性价比更高的方向。
——以下是:股市消费记录——
美股:
**标普:非卖品,近期刚加仓。
**纳指:无。
中国资产:
**港股通科技30:持仓中,按计划等调整后加仓。
**中证1000:已离场。
***做合格金融消费者,从记账开始!***
海外消费记录:

国内消费记录:


<分享增量信息,提升决策质量。记录真实消费。如果你感兴趣,欢迎点赞关注,留言讨论,咱们交个朋友。>
风险提示:以上为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13402)$
$华夏恒生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3403)$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19933)$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9934)$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2805)$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A(OTCFUND|012804)$
$华夏标普500ETF发起式联接(QDII)A(人民币)(OTCFUND|018064)$
$华夏标普500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18065)$
$摩根标普500指数(QDII)人民币C(OTCFUND|019305)$
$摩根标普500指数(QDII)人民币A(OTCFUND|017641)$
#消费贷额度普涨至30万!最长可贷7年##微盘股大跌!风格切换还是价值重估?##机器人概念调整,什么原因?如何应对?##深海科技万亿蓝海启航!产业或迎爆发##中医药产业迎重磅新政!2025年目标明确#
